|
|
|
< 返回目录 >
内蒙古:草原牧民不愿养马了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 2003-04-28)
曾被“马背民族”称为“生命的摇篮”的马,与蒙古族牧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然而近年在内蒙古草原上开始失宠,许多牧民已不愿再养马了,草原上马匹饲养量锐减。
“在我看来,马与普通的动物不同,它极有灵性且又忠诚于主人。可是,我不得不把心爱的马都卖掉,因为我养1匹马就得少养6只绵羊。”内蒙古鄂托克前珠和苏木的牧民图布达愣这样告诉记者,他是一位典型的爱马者。就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还养着20多匹马,如今他只留下1匹小马了。由于近年草原实行以草定畜,牧户草场面积都固定下来,划定草场和上缴牧业税时,1匹马就按6只绵羊单位计算,因此牧民纵使想养马也只得忍痛割爱。
在内蒙古草原上,除了像图布达愣这样的爱马者还勉强养一两匹马外,很少再见到牧马人了,只有在旅游景点或大型娱乐场里才能见到马的踪影。同样对马有着特殊感情的乌审旗陶利镇牧民斯迪说,牧民不愿养马除因养马成本太高且没有经济效益之外,牧民坐骑由摩托车、吉普车取代也是重要原因。再者,草场承包到户都用网围栏圈起来了,想骑马也极不方便。
自治区畜牧厅畜牧管理处负责人高雪峰认为,马匹饲养量锐减一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草原上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使草原上农牧业、运输业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使得马匹等大牲畜市场需求萎缩。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牧民必然减少饲养量。二是由于市场开发不好导致饲养马匹效益低下,牧民们只得减少马匹饲养量而去从事效益高的养殖项目。由于马匹饲养量连年下降,目前,内蒙古全区马匹饲养量已不足80万匹,主要分布在东部草原,仅为建国后最高年份1975年时饲养量的35%。
对马文化深有研究的鄂托克前旗昂素镇牧民曹纳木为此忧心忡忡。他说,离开了马谈蒙古文化是苍白无力的,蒙古族乃至整个草原文化与马有着不解之缘。可在鄂托克草原上,牧民们都已不养马了,一些蒙古族青少年也大都不会骑马了,至于知晓有关马的知识及“马文化”者更是寥寥无几。照此下去,如果再不尽快探索提高养殖马匹经济效益的途径,以扭转马匹数量锐减的趋势,用不了多少年,马就会成为濒危动物了。
(记者 王欲鸣)
< 返回目录 >
|
|
|
|
|
|